海底矿采开采
《南华早报》7月9日报道,据日经新闻消息,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计划明年1月向距离南鸟岛约100公里(54海里)的海域部署“地球号”深海钻探船开采海底稀土。
定了,明年1月!日本将试采南鸟岛海域稀土,计划获得70公斤稀土!
这个偏远的环礁位于东京东南约1850公里(1600海里)处,是日本声称拥有主权的领土的最东端。
在为期三周的作业中,挖掘设备将从“地球号”下放管道到达约5500米深的海底,提取约35吨海底泥浆。虽然日本此前也曾在类似深度采集过样本,但此次项目规模空前,标志着日本向海底矿物商业化开采和利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地球号大洋钻探船
展开剩余76%日本研究人员已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发现了大量矿藏。2018年,在东京以南约1000公里的小笠原群岛附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可能蕴藏着多达1600万吨的稀土元素。
科学家估计,该地点的钇矿藏(一种用于制造显示器、超导体和激光器的元素)可以满足日本国内780年的需求。
此外还发现了大量铕、铽和镝的储量,这些元素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磁体以及国防和核应用。
近年来,出于对经济安全的担忧,日本正努力减少对进口战略矿产的依赖。与美国紧张的贸易关系促使东京加倍努力寻找自有资源,而与中国在稀土资源获取方面的长期竞争也加剧了这一紧迫性。
日本试采5000米深的海底稀土,难度在哪儿?
尽管看似必要,但日本的海底稀土开采计划,引发了环保组织以及太平洋岛国的深切担忧。
南鸟岛附近海域的密克罗尼西亚就是其中之一。
南鸟岛地理位置图
2022年6月,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联合国海洋会议上,相关国家启动“深海采矿暂停国家联盟”。一个月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加入。
密克罗尼西亚时任总统戴维·帕努埃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太平洋开采自然资源有望带来“巨额财富”,但他警告说,这也可能“导致我们的海洋生态系统系统性崩溃,造成大规模饥荒和大规模环境破坏。”
他表示,这样的结果将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并“给那些没有从采矿活动中受益但却感受到其直接影响的人民和社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环保人士警告称,深海稀土开采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灾难性后果。
深海保护联盟(Deep Sea Conservation Coalition)的法律顾问邓肯·柯里(Duncan Currie)警告说,如果不暂停深海采矿,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知道,海底采矿设备会深入海底15厘米,释放出沉积物羽流,防止其扰动海床,”邓肯·柯里说,“这些羽流可能会传播相当远的距离,甚至可能是数百公里,扼杀海底及附近的生物。”一旦开始商业开发海底矿采,工人将在专用船只上处理矿产品,并将不需要的、含有毒素的沉积物排回海洋。
邓肯·柯里所在的深海保护联盟最近致信日本政府,强调尽管美国于4月份宣布计划开发中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的海底资源,而且加拿大金属公司(TMC)也已申请在那里开展采矿,但此类活动违反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规定,而日本是这些国际公约的缔约国。
据悉,TMC公司已将日本确定为回收多金属结核的主要加工中心,并将与总部位于东京的太平洋金属公司(Pacific Metals Co)合作进行精炼。
深海保护联盟在信中警告称,如果非法开采结核并运往日本进行加工,日本政府将违反联合国公约,将“面临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法律诉讼”。
信中写道:“我们敦促日本政府采取积极行动,谴责任何试图通过非法海底采矿破坏多边主义、国际法的行为者。”“我认为公众对深海采矿的反对情绪普遍而强烈,”邓肯·柯里说,“现在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种反对情绪转化为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反对意见,而危险在于采矿利益集团会通过法律手段来推进他们的采矿议程。”
他补充道:“海底采矿想要高度合法化,依赖于国际协议、法规和合同,一旦开始就极难停止。这将引发一场单向的海底竞赛:一旦获得批准,具有破坏性的新产业就会启动。”
——END——
请【点赞】,点【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发布于:北京市西宁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