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考,近一半孩子被悄然分流。
“淘汰”两个字,对初中生家长而言,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有很多孩子,中考结束,发现无缘入高中才后悔:这三年没有好好读书;也有很多家长,确认孩子从此无缘高考大学才痛心:如果当初紧一紧、抓一抓,或许还有机会。
中考没有“复读”机制,世上也没有后悔药。
若想孩子不被冲刷出局,初中阶段的这6条高压红线,一条都碰不得!
第一条:
不沉迷手机就跑赢前90%
手机,是当代最隐蔽的“精神鸦片”,亮起的屏幕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孩子拖入信息碎片与即时快感的泥潭。
孩子一旦沉迷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无休止的闲聊……宝贵的时间、珍贵的专注力,就被悄悄被消耗殆尽。
展开剩余79%想要好成绩,就是天方夜谭。
千万不要小看一部手机带来的失控力,有太多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它不仅摧毁着原本成绩就不好的孩子,同样能够轻易摧毁成绩优异的孩子。
初中三年是最宝贵的上升期,孩子的前途如果被一部手机吞噬掉,真的是太可惜!
守住手机这道防线,意味着战胜了90%的潜在对手——自律者,已赢在淘汰赛的起点。
第二条:
保持相当独立的人格
初中三年,危机四伏,是最危险的复杂地。
它不像小学,人和环境都单纯,孩子坏不到哪里去;它也不像高中,孩子都忙着搞学习,没有那么多变化的心思。
在没有分流的初中地盘,好好坏坏的孩子都聚在一块,孩子子跟着好人学做好人,跟着坏人学做坏人。
抽烟、厌学、攀比、霸凌……不良风气如同暗流,裹挟力惊人。
一定要教会孩子保持一份冷静的“相对独立性”,不盲从、不讨好、不轻信。
在复杂环境中坚守本心,比随波逐流重要得多。
3、多听一听父母的建议
初中三年,正处青春发育期,青春期的刺,往往最先扎向父母。
孩子,不要动不动与父母唱反调,不要以“你们不懂!”“别管我!”来习惯性做对抗。
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跟个性,也请先耐心听听父母的建议——毕竟,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盼着你好的人。
4、摒弃毫无意义的“合群”社交
初中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成长,想要逆袭,一定要抛弃无用的社交,永远记住一条准则:
你是来读书的,不是来交朋友的,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合群带偏了。
你若为融入某个小团体,勉强自己参与无聊闲谈、迎合低俗趣味,代价只有一个——耽误学习,被踢出局。
果断远离消耗你精力、拉低你状态的无用社交。
把时间用在自我提升上,未来进入更好的平台,自然能遇到更优质的伙伴。
5、杜绝早恋带来的情绪受控
青春期萌发好感是正常的,但初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难以妥善处理感情带来的复杂情绪,比如如患得患失、比如争吵等等。
任何一点波动,都足以让本就不稳的成绩直线下坠。
不必幻想在青葱岁月给自己留一段美好恋情记忆,好的感情,需要成熟的心智去承载。
不如把这份美好暂存心底,待心智更成熟、更懂得责任时再开启。
06 不要沦为作业的奴隶
初中想要逆袭,一定要提前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平均水平,难以实现突破,不能帮助你考上重点学校。
白天不抓紧,晚上熬夜写,一旦沦为作业的奴隶,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孩子,你拿什么成绩去逆袭?
初中阶段,一定要重构时间,利用校内碎片时间、提高效率,提前攻克作业。
夺回时间掌控权,才有余力针对薄弱环节精准提升——这才是重点高中的通行密码。
写在最后:
这些红线,划定的不仅是行为禁区,更是守护孩子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屏障。
与其焦虑“淘汰”,不如帮孩子扎扎实实避开这些红线。
能在这六个方面做到位,你的孩子就已经跑赢了多数人,拥有了穿越激流、迈向更广阔未来的坚实基础。
我是诺妈,家有男娃,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分享学习干货,一起共成长
发布于:浙江省西宁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