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乌克兰的电网在一片轰鸣中瘫痪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又一轮残酷的拉锯。但真正的大戏,其实发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经济版图上,那里无声无息,却足以改变牌局。
这次袭击的规模,乌克兰能源部自己都承认,是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俄军的意图也摆在了台面上:不再执着于一寸一寸地啃战壕,而是直接砸掉你的战争潜力。工厂没了电,炮弹怎么造?铁路停了运,兵力怎么送?这比在泥潭里消耗人命,要来得直接多了。
乌克兰的战报里也透着一股无奈。你会发现,他们近期的有效打击,很少再指向俄军的前线指挥部,反而拼命去袭击几百公里外的俄罗斯炼油厂。这动作背后藏着的心思很明显,当你的远程火力不再用来支援正面战场,恰恰说明正面战场已经打不动了。这是一种战略的退守,从收复失地变成了拖延消耗。
战局的天平,其实早就歪了。
普京当然看得见战场的优势,但他没那么短视。他很清楚,乌克兰冲突只是俄罗斯与整个北约矛盾的总爆发。仗打完了,真正的考验才开始。他要面对的,是一个被彻底激活、高度戒备的北约。
前阵子那次无人机事件就是个很好的试探。俄罗斯的无人机晃晃悠悠地出现在波兰、罗马尼亚这些北约成员国的领空,北约的反应快得惊人,战斗机立刻升空,防空系统全面戒备,地面部队也动了起来。普京算是摸到了对方的底线:军事上,这条红线碰不得,谁碰谁就可能点燃整个欧洲的火药桶。
把一个刚打完一场消耗战的俄罗斯,直接拖入与整个北约的正面军事对抗?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军事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得换条赛道。
西方的力量根基是什么?除了强大的军队,就是那个无孔不入的金融体系。于是,普京真正的杀招,藏在了经济牌里。一张重达290亿吨的铁矿石牌,就这么甩了出来。
这手牌打得太刁钻了。它首先对准的就是澳大利亚。今天全球的铁矿石市场,基本就是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说了算,澳洲更是稳坐头把交椅,那个位置,堪称“铁王座”。现在俄罗斯带着天文数字般的储量入场,等于是在一个平静的湖里扔下了一座山,整个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都得重新洗牌。澳大利亚的位子,还能坐得稳吗?
可如果你觉得普京只是想卖点矿石,那就太小看他了。这一招真正狠的地方,在于它瞄准的是美元。全球的铁矿石贸易,和石油一样,基本都是用美元结算的,这是美元霸权最重要的几根柱子之一。而普京这几年一直在干什么?推动本币结算。去年,俄罗斯和东方一些国家的双边贸易,超过九成都已经甩开了美元。
现在,他打算把这个成功的“去美元化”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铁矿石贸易里。妙就妙在,他找到了完美的搭档。当今世界最大的铁矿石买家是谁?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加起来的需求,占了全球一半还多。
你看,一个巨大的潜在卖家(俄罗斯),和两个最大的买家(中、印)站到了一起。当他们决定可以不用美元,用自己的货币来做这笔天大的买卖时,一个独立于美元之外的、庞大的铁矿石贸易闭环,就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
这已经不只是在美元的墙角上挖个坑那么简单了。普京是在用俄罗斯庞大的自然资源,与世界工厂的巨大需求进行深度捆绑,再造一个独立循环的经济生态。他要把俄罗斯从一个单纯的能源供应国,转变成全球基础工业原材料的核心玩家。
这样一来,未来西方再想挥舞制裁大棒时,就得掂量掂量了。那些与俄罗斯经济深度绑定的国家,会有更强的动力选择不跟从。
战场上的硝烟总会散去,但围绕全球秩序和规则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在这盘更大的棋局里,谁能掌握资源,谁能制定规则,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而那290亿吨冰冷的铁矿石,或许只是个开始。
西宁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