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拼好链”的潮流,还真是让我想起前阵子和朋友聊起的一件事。那天在老家的小镇上,一位熟悉的裁缝师傅正忙着给小镇上的几个婚宴做礼服改制。我过去串门,正好看到一群邻里姐妹围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她们正商量着拼凑起钱买一条标榜“法国进口的真丝围巾”,说是镇上的婚宴季刚开始,大家轮流佩戴,正好各个场合都能显得体面一点。
她们提着的那条围巾,其实早已在镇上几轮辗转——某个姐姐去参加外村婚宴戴了一次,另个婶子上个月也在女儿生日聚会上“亮相”。但她们却丝毫没有觉得这算什么问题,反而更乐在其中,津津乐道地聊着围巾如何“惹眼”,气质如何好——就像那Tiffany拼好链,明明是23个人合力拆出来的一个小吊坠,戴在身上却能给人一种“有了新起点”的感觉。
我想,这是许多人心底隐约存在的一种情结:想要靠近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哪怕是借或拼,只要能触碰到片刻的“梦想感”,就感觉生活好像没那么单调了。像文章里说的那个女孩买来Tiffany项链,调侃它是“克领导神器”,戴起来也只是求个心理安慰,但终究还是一种“小成就”的满足感吧。
至于这种“多人拼奢侈品”的玩法,说实话,也挺有点现代人的幽默了。那种“梵克雅宝五花手链”的拆解操作,说起来倒比拆汽油机还复杂;再看看宝格丽那款项链,原价百万几乎遥不可及,却被拆成了二十几块“小粉挂坠”,硬生生地让本来高端的东西变得接了点地气。
这也让我想起另一个老问题:是不是某些人拼起奢侈品,是为了获取心仪的社会认同呢?就像我表妹,每月工资也就四五千,几乎省吃俭用,用了半年积蓄才买了一款香奈儿小包。那包对她来说,简直就是“盛世魔法符”,拿了它去见客户,她说话的底气都变强了。可有一次,她在地铁里背着香奈儿跑来跑去,周围坐着的大叔大妈却并没对她多看一眼。她跟我说,那一瞬间,她突然觉得自己可能没必要那么在意“拥有它会让我被谁高看一眼”,倒不如把心思多放在提升职业能力上。
其实让自己“感觉有体面”的方式千千万。不管是“散装”奢侈品,还是花点钱体验奢华酒店,甚至只是穿条自己喜欢的裙子,都没什么不好。只是本质上,体面归根结底不在于你桌上有没有昂贵的珠宝,或者背包是否大牌,而在于你能不能活得坦然自在,能不能真正觉得“我不必为了任何人去变得很卑微”。
我记得我妈有句老话,说“人头上的光,要自己照出来.”。刚听时觉得直白得土气,现在却总觉得扎心。确实,花三百块买“拼链”并不是错,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利。可是那种内心有底气、生活有方向的感觉,恐怕不是一根链子能买来的。用钱换来的光环再华丽,都比不过你真正踏实奋斗出的光芒,不是吗?
西宁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