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25日报道 在如今的汽车行业中,少有 “文理双修” 掌舵者,是集团副总裁,是首席技术官,也是同时也是豪华品牌的CEO。
随着一道车门解锁的问题推上热搜。到底什么样的车门锁才是安全的?一旦车辆意外断电,如何保障车门第一时间被解锁并且能被施救人员迅速打开?我们带着一系列问题,看看莲花跑车对此的解法是什么。

“门能不能被打开,和隐藏门把手没关系,关键在于能不能在意外发生瞬间成功解锁。”一位CEO对于这一安全细节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了莲花跑车对造车底线的坚持。本期《宝藏BOSS》我们对话莲花集团CEO——冯擎峰。
说起来冯擎峰也是老吉利人了,熟悉的人了解他,是个毫无高管架子,豪爽直率的理工男,在吉利从销售干到技术、如今成为莲花集团掌舵人,谈吐间依然藏着对技术的极致较真;不过这次对话,让我们又发掘了冯擎峰的另一个“宝藏” 之处,那就是极少有技术高管能够把高深的工程原理讲得如此浅显易懂。
机械拉手更可靠 那选车如何“避雷”电子锁?
开门见山,冯擎峰直接给出结论:车门能否安全开关,关键在“解锁机制”和“拉手可靠性”。莲花的解决方案很直接:碰撞发生时,全车碰撞会第一时间响应,100毫秒内完成4个车门的解锁,同时弹出门把手。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是隐藏式门把手,而是能否第一时间解锁。

不过,即便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莲花仍保留了“机械式拉手”——不同于纯电子触点式门把手,机械门把手结构不依赖电力,只要解锁后一拉就开,哪怕车辆遭遇翻滚,只要车身结构保持完整,车门就能顺利打开。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选车时也能简单分辨机械门把手和电子门把手。冯擎峰给了一个直观的方法:看到心仪车型,先让销售弹出门把手,上手拉一拉——能清晰感受到“机械卡顿感”的,就是更可靠的机械拉手;如果只是轻触就反应,大概率是纯电子结构,可靠性会弱于机械款,“因为所有可靠性里,机械可靠性是最扎实的,比电子件稳得多。”
操控即最大主动安全 两张纸讲透“地面效应”
“别只盯着ABS、ESC,操控才是最大的主动安全。” 冯擎峰一句话打破了很多人对“主动安全”的认知。
而面对“风阻和下压力选哪个”的问题,莲花跑车的态度明确:宁可选下压力。省那点油,不如保证车不失控——失控的风险,比油耗重要多了。

为了实现“不失控”,莲花在三个维度下了功夫:底盘、簧下质量、空气动力学。

首先底盘是操控的“根基”,主动稳定杆、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高强度车身刚度,这些配置不是为了“驾驶乐趣”,而是让车辆在转弯、颠簸时保持稳定,避免侧倾或偏移。
其次是簧下质量,簧下质量越轻,操控越灵活。冯擎峰用绑沙袋举例:“把同样重量的沙袋绑在腰上,和绑在脚踝上,哪个跑起来更轻松?” 莲花通过轻量化设计减轻簧下质量,让车辆响应更敏捷,像“没绑沙袋的腿”一样灵活。
第三是下压力,而非风阻系数。市面上90%的车只谈风阻低、省油,但莲花更看重空气下压力——就是让车牢牢吸在地面上。冯擎峰用两张A4纸就讲明白莲花跑车半个世纪(参数丨图片)之前就开始应用在赛车领域的地面效应:“对着两张平行的A4纸吹气,纸会贴在一起,这就是地面效应。”
莲花就是通过能够产生200公斤下压力的尾翼、车身孔隙等设计,让车辆高速行驶时像被“吸在地面”,最大程度找到抓地力,才会稳稳不失控。
安全标准也很重要 中国买到和欧美市场“同标同质”
很多消费者担心“出口车和中国特供车不一样”,冯擎峰直接打消了这个顾虑:“莲花从设计之初就没做‘区域特供’,所有产品都要满足全球最严苛的标准。”
无论是美国的“自我申报+重罚机制”、欧洲的安全认证,还是中国的法规要求,莲花都能满足——也就是说,在中国买到的莲花跑车,和在美国、欧洲市场的车型,安全标准完全一致。

甚至针对高温、多风沙的沙特市场,莲花还会额外做适应性实验,确保车辆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安全没有‘地区折扣’,中国消费者拿到的,就是全球统一水准的车。”
从一个机械门把手聊到全球同质,自始至终冯擎峰那句“机械的可靠性最扎实”的白话令人印象深刻,这其中藏着最朴素的担当。这位曾经感叹“市场不断宣告坚持驾控的人不多了,但莲花依旧执拗坚持”的老汽车人,有对产品的关注,有雷厉风行的性格,但作为CEO,这显然还不够。
面对如今的中国市场,留给豪华品牌的空间正在被进一步压缩,像冯擎峰这样对于产品细节的事无巨细的掌舵人不可多得,当一位CEO从台架车间带着令人满意的作品走出来时,仍需直面“今年盈亏平衡有难度” 的现实,这对于此刻身处发展低点的莲花跑车来说,才是当务之急。
西宁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